2012年6月7日上午8:30至10:30,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学会会长陈尚君先生为师生们带来了题为“石刻文献与唐代文学研究”的精彩报告。这是吉林大学名家讲座第(643场)。
陈先生指出石刻文献涵盖了神道碑、造像、刻经、题名、诗词等品类,其中大宗以墓志为主,这与唐代的社会风气密切相关。石刻文献研究始于宋代,由欧阳修的《集古录》奠定了以书法、历史、文学、社会为主的研究格局,取得了较为完备的研究成果。近年来,石刻出土文献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成为学界的热点,陈尚君先生配合报告内容展示并讲评了多幅极为珍贵的唐代墓志拓本。随着唐代诗人如韦应物和李益等人的墓志的发现,以及诗人如贺知章等撰写的墓志的出土,从一个侧面与他们的创作相互印证,展现其诗歌创作之外的又一面目。石刻文献提供了增补诗歌的可能,并因其特定的创作环境和创作立场,为文学研究和历史研究提供了另一种表述。
陈先生指出,唐代伤挽文学数量庞大,具有重要的文学意义和现实意义。碑版文字的书写特点和特殊应用文体的性质决定了它的典雅醇正的格式化特征。作为重要文体,墓志在中唐时期发生了变化,尤以韩愈撰写的墓志最具文学性和代表性。墓志数量庞大,未经选家遴选,因而保存了文体的原生特质。石刻文献为家族文学和社会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资料。陈先生关注墓志与女性文学、婚姻家庭研究之间的关系,从女性文学素养、女性撰写墓志、妻妾、继嗣等方面进行阐述。
这场具有前沿性的学术报告赢得了师生的热烈掌声,文学院的王树海先生和沈文凡先生分别从关注真正有价值的文本、学术敏感性和治学态度方法等方面对于报告进行了精彩的点评和总结,鼓励文学院师生在今后学习中从中汲取营养。
报告会由澳门沙金在线平台app中文系主任,博士生导师沈文凡主持。李静教授、王志老师等出席了会议。